### NPI 流程中的進料檢驗標準制定
進料檢驗標準的制定應在產品驗證階段(如 PVT, Product Verification Test)確立,而不是等到量產後再處理。以下是具體的流程步驟和相關角色的責任:
1. **設計與開發階段(Design & Development Phase)**
- **RD(研發人員)**:在產品設計和開發階段,RD 負責定義產品的技術規格和要求,包括外觀、尺寸和性能等。
- **QA(品質保證人員)或 QC(品質控制人員)**:參與審查設計規格,確保它們可檢測和符合質量標準。QA/QC 需要與 RD 協作,制定初步的檢驗標準。
2. **產品驗證階段(PVT, Product Verification Test)**
- **QA/QC 和 RD**:在 PVT 階段,QA/QC 人員會與 RD 一起驗證和確認所有設計規格和檢驗標準的可行性。這包括實際測試進料檢驗流程,並根據測試結果進行調整和最終確認。
- **標準制定**:這時候,所有進料檢驗標準應正式制定和記錄在案。這些標準應包括外觀檢查、尺寸測量和功能測試等具體要求和允許範圍。
3. **量產前試產階段(Pilot Run / Pre-production Run)**
- **QA/QC 人員**:在試產階段,QA/QC 會對進料進行檢驗,確保符合已制定的標準。如果發現問題,應立即反饋給 RD 和 PM(專案經理),並在必要時進行標準的微調。
- **持續改進**:QA/QC 應持續監控進料質量,並根據實際生產情況提出改進建議。
4. **量產階段(Mass Production Phase)**
- **QA/QC 人員**:在量產階段,進料檢驗應嚴格按照已確立的標準進行。若在生產過程中發現任何外觀或尺寸等質量問題,QA/QC 應立即進行根因分析並協調 RD 或 PM 做出相應的修正措施。
- **問題處理**:量產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應記錄在案,並通過糾正和預防措施(CAPA)流程進行處理,確保問題不再發生。
### 總結
在 NPI 流程中,進料檢驗標準應在產品驗證階段(PVT)由 QA/QC 與 RD 共同確認並制定下來,這樣才能在量產前確保所有標準和流程都是準確和可行的。等到量產後再處理質量問題,會影響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,因此應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