聳動標題:
「揭秘記憶體核心!SPD 編碼設定全攻略」
條列重點:
-
SPD 基本概念
- SPD(Serial Presence Detect)是儲存在 EEPROM 中的記憶體資訊編碼。
- 提供記憶體顆粒種類、容量、速度、電壓等關鍵資訊。
-
EEPROM 設定解析
- 第 0 碼使用 92 開頭,表示總容量與使用容量的配置。
- CRC 校驗範圍與記憶體類型也包含在內。
-
記憶體模組設置細節
- 款式:JEDEC 標準設定第 2 碼。
- 模組類型:定義於第 3 碼,區分 RDIMM、UDIMM 等模組規格。
- Rank 數與寬度:第 7 碼設定傳輸與結構配置。
-
時間參數設定
- 例:第 14、15 碼設定 CAS Latency,支持多種頻率與延遲時間。
- 時間基數(FTB 與 MTB)分別設置在第 9 到 11 碼。
-
頻率與延遲
- 第 12 碼設定 SDRAM 的頻率,例如:1333 MHz 對應 HEX 值 0C。
- 多項細節影響整體效能調整。
-
製造與識別信息
- 模組製造商 ID、序號、製造日期等記錄於 Byte 117 到 125。
-
附加功能
- 支持如熱感應(On-Die Thermal Sensor)與擴展溫度範圍操作等功能。
如果需要針對某段內容做進一步解釋,請隨時告訴我!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