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BM 的記憶體前段製程與一般 DRAM 的製程在基礎上非常相似, 因為兩者都屬於 DRAM 技術的範疇,用來存儲數據的基本架構一致。它們主要的差異在後續的封裝與整合技術上。以下是詳細比較:


前段製程的相似點

  1. 記憶體儲存單元(Memory Cell)結構相同

    • HBM 和一般 DRAM 都使用電容與晶體管組成記憶體單元,通過電容儲存位元的 0 或 1。
    • 製造記憶體儲存單元的技術,例如光刻、薄膜沉積等,是通用的。
  2. 製程技術相同

    • HBM 和一般 DRAM 都使用先進的 DRAM 製程技術,如 10nm 或以下級別的製程技術,來增加單顆晶片的密度並提升效能。
  3. 晶圓製造

    • 兩者都在晶圓廠中完成前段製程,生成標準的 DRAM 晶片。

後段製程的差異點

HBM 與一般 DRAM 的最大差別來自於後段的封裝與整合技術

  1. HBM 的 3D 堆疊

    • HBM 使用 3D 堆疊技術,將多層 DRAM 晶片通過 TSV(穿矽通孔)技術垂直連接。
    • 每層晶片之間的通訊速度遠超一般 DRAM,適合需要高帶寬的應用。
  2. 一般 DRAM 的 2D 結構

    • 一般 DRAM 則是單層晶片,通過 PCB(印刷電路板)連接在模組上(例如 DDR4、DDR5 的模組)。
    • 記憶體模組插入主機板後才能與處理器通訊。
  3. 整合封裝

    • HBM 需要與 GPU 或 CPU 近距離整合,通常使用 CoWoS 或 EMIB 等技術,實現低延遲和高效能。
    • 一般 DRAM 則以獨立模組形式銷售,不需要與處理器緊密封裝。

成本差異來自封裝

  • HBM 的高成本原因
    • 3D 堆疊增加了後段製程的複雜性。
    • TSV 和高效能基板的需求使得封裝成本大幅提高。
  • 一般 DRAM 的低成本原因
    • 單層設計的封裝技術成熟,製造與測試流程標準化。

結論

HBM 和一般 DRAM 的前段製程(晶圓製造、基本儲存單元結構)基本相同,但 HBM 在後段製程中使用了先進的 3D 堆疊與封裝技術,這是它與一般 DRAM 的主要差異所在。

這也解釋了為什麼 HBM 的性能遠超一般 DRAM,但成本也更高。未來,如果 HBM 的封裝技術能大規模降低成本,它可能會有更廣泛的應用場景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文盲打工仔 的頭像
    文盲打工仔

    [文盲打工仔] 凡事毋須專精 而在於重點知悉

    文盲打工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